新华财经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沈寅飞)近年来,随着各地电网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我国电网网架更加坚强可靠,为护航绿电“行千里”、确保电力“顶得上”、注入发展“电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电网布局畅通互联互济
一条条“电力经纬”跨越山河,让省内协同、区域联动乃至远距离输送的电力互济成为现实,有效提升了新型电力系统的韧性。
在山东烟台,烟威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核心工程——海阳西1000千伏开关站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烟威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是国网山东电力着力打造的烟威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大动脉”,也是山东构建省域特高压“双环网”的关键工程。海阳西1000千伏开关站不仅是连接鲁冀特高压环网和烟威新能源基地的“能源枢纽”,未来还将接入莱阳核电、烟威地区海上风电等清洁电源。
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连接江苏南通与上海崇明,是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工程之一,建成投运后沪苏电力交换能力将提升20%,崇明将新增74万千瓦供电能力,电网电压等级由220千伏提升至500千伏。目前,该工程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进入验收消缺阶段,投运后有望在优化长三角电网物理布局、增强省间电力灵活互济水平、提升电力系统韧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河北南部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依托跨省电力通道获得外来电,是其满足电力供应缺口的重要保障。今夏,面对用电负荷持续高位运行的态势,国网河北电力抓住刚投运的庆东特高压直流通道存在可用输电空间的机会,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增购电力。整个迎峰度夏期间,累计通过庆东特高压直流通道输入电量11.4亿千瓦时,有力保障了电力供应。
今年7月,作为首个落点河北的特高压直流工程,蒙西—京津冀±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核准。依托这一电力大动脉,内蒙古“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清洁能源将源源而来,大幅提升河北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助力京津冀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电网升级扩容支撑发展提速
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各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底气”。在天津,国网天津电力正加快推进津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预计今年12月具备投产条件。该工程投运后,将满足天津南部电网负荷增长需求,改善电网网架结构,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提高天津电网外受电比例,助力天津实现“双碳”目标。
在河南,聚焦提升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国网河南电力加大投资力度。9月29日,今年河南省网首个投运的500千伏度冬保供主网项目——河南商丘500千伏电网受电断面加强工程正式建成投运。该工程能够避免商丘、开封东部受电断面发生过载风险,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豫中—豫南东通道供电能力100万千瓦。
10月16日,国网焦作供电公司110千伏黄河变电站投运。该站供电区域为焦作市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生态农业互促共进的产业新区,工程投运后将有效解决该区域低电压、频繁停电等问题。同时,该站与周边4座变电站互联互供,大幅增强配网自愈能力,显著提升区域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
与此同时,国网周口供电公司建设的周口西华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周口西华东220千伏变电站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计划于2026年7月投产,投产后将成为周口市西华县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电力主动脉”。随着企业陆续入驻、扩产,该园区现有供电容量已接近饱和,部分企业在用电高峰时段因电压波动需临时调整生产,而这两项工程正是针对园区用电痛点的精准“补能”。
此外,在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示范县河南省兰考县,国网兰考县供电公司推动一系列配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助力建成奥吉特菌菇产业示范园“供电+能效”电气化改造、堌阳音乐小镇商业街电网升级改造、“红色张庄”全电村等一批乡村电气化典型应用场景,助力美丽乡村能源转型。(参与调研:董时珊)
配资在线导航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